西洋古書裝幀 進階篇 (三) - 文藝復興時期 金屬書鉤(clasp)





原始發表時間 : 2007/07/11 14:07

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



 
(本文圖片攝自 Stuttgart古書展)
 書鉤(clasps / Schliessen), 常出現於西歐十四世紀晚期至十七世紀的早期印本. 書鉤多以銅質製成, 與之相對固定於封面另一側的嵌合金屬, 稱為接板(catch-plates / Beschlagen). 書鉤與接板皆常印鑄文字圖案
 書鉤藉助皮質條帶固定於封面(cover)木板, 固定位置則視裝幀地區而有所不同. 德語地區書籍, 書鉤多固定於下封面(back cover), 板則固定於上封面(front cover), 如圖示
 
 書鉤與接板的功能, 如前文所述(http://alicerarebooks.blogspot.tw/2014/02/blog-post_9299.html ), 在於固定書籍內頁與封面, 使之不易因溫溼度變化產生變形. 此一特徵與西歐早期印本所使用的紙質與裝幀材料有關, 進而表現為東西不同的書籍文化*.
 
* 東亞書籍裡, 保護書籍的做法除了線裝書自身的封面外, 一般常見以木質厚板, 包紮於書冊上下, 或者使用梧桐木或其他防蛀硬木, 製作書匣.










 

 



 以上為兩種文藝復興時期常見的書鉤典型, 二者寬細有別, 與愛書人分享. 值得一提的是, 文藝復興晚期至巴洛克時代, 另外衍生出省略接板的書鉤形式(如下圖), 說明如下:
    十六世紀後, 開始出現簡化的書鉤形式. 裝幀師傅以銅釘打入封面側緣, 以取代接板. 書鉤也由彎鉤, 轉變為能與銅釘契合的圓環. (Rabbit, 2007/07/11, 2008/03/08 增訂


 

 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