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洋古書裝幀 進階篇 (十一) - 皮紙裝幀 與 裝訂繩線(raised band)




   
原始發表時間: 2011/03/05 07:19 






(典型皮紙裝幀範例. 倘若施作裝幀前, 沒有在條帶上多加一層底紙, 直接貼上封面皮紙, 裡頭的條帶就會直接映現在書背的皮紙上, 成了眼前所見四個較淺的橫節)

    西洋古書常見的皮紙裝幀, 典型的範例如: http://alicerarebooks.blogspot.tw/2014/09/vellum.html .
    一般皮紙裝幀的製作過程, 特點之一在於使用較細薄的條帶(slip), 以縫製的方式固定各折內頁與皮紙封面. (條帶與條帶縫製的方式, 可參: https://picasaweb.google.com/webalstrom/LimpVellumBinding#5490891304889490658 )
    不過, 這篇小文想討論的是另一種形式: 使用較粗厚的繩線(cord), 固定內頁的皮紙裝幀.   
 
    使用較粗厚的繩線來裝幀書籍, 本來是文藝復興與現代早期皮質裝幀(leather binding)一般通行的方式. 皮質裝幀的書背(back, 即書脊 spine), 常可見一條條橫節般的壟起, 正因為書背底下有粗厚的繩線所致.
    儘管近代已多不用粗厚的繩線裝訂書本, 習慣上皮質裝幀的書籍, 依然保留橫節壟起的「裝訂繩線」(raised band), 無論底下是否真有粗厚的繩線, 或僅僅是作為裝飾而已.   範例請見: http://alicerarebooks.blogspot.tw/2014/09/raised-band_26.html

    在皮紙的裝幀運用裡, 同樣有使用較粗厚的繩線進行裝幀的範例. 然而, 皮紙的材質特性與皮革仍有差異, 原用於書寫的皮紙較皮革輕薄堅韌, 但缺乏皮革的柔軟度, 所以皮紙施作裝幀時得花費較多工夫, 將皮紙軟化定型以貼齊書本. 倘若再加上書背突出一節節的「裝訂繩線」, 裝幀上所需使用的技術、時間與精神, 將更甚於一般皮革.
    但這樣的組合優點就在於堅韌. 外部有皮紙的強韌保護功能(皮紙比皮革耐久, 較不易翻折破損), 內部也有較粗厚的繩線所提供的固定效果(繩線比條帶強韌), 書本可供使用的時間將更長久.
    因此, 儘管較為少見, 且製作成本與技術難度都較高, 皮紙裝幀也可能出現皮質裝幀常見的「裝訂繩線」. (Rabbit, 2011/03/10)

*這裡還涉及另一個概念 - 縫製(sewing), 時間充裕將另闢新文, 補充說明之


(上與下圖, 書背有裝訂繩線的皮紙裝幀. 皮紙的柔軟性不如皮革, 因此用來施作書背有橫節壟起的裝訂繩線, 需要較高的技術與功夫.)
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