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刷書的誕生 (二) 中世紀手抄本 範例淺釋
中世紀手抄本的世界,
屬於特殊的收藏與研究領域.
以下列舉幾個手抄本範例
(攝自舊藏目錄),
以利讀者進一步認識這個時代的書物風格.
這是一部大約完成於1230-50年間的聖經手抄本,
書寫於皮紙.
我們可由內文圖片辨識幾個手抄本的書物特徵:
1.字母彩繪(illuminated
initial) 2.朱墨設色(rubrication).
字母彩繪,
常因地區與工匠風格而有所不同.
除了文首第一個字母,
通常裝飾得較大較華麗外,
內文各段字首,
也會使用紅或藍筆,
將第一個字母勾勒出來,
以利閱讀查找.
比較講究的藏本,
則會施作更多的彩繪圖樣.
朱墨設色(rubrication),
原指首句以紅筆書寫的字句,
通常寫的即是書名.
早期歐洲書本並無書名頁(title
page), 書名頁得等稍後的搖籃本時期,
才逐漸發展出來.
文首的朱墨設色,
也用於書中各章或各段內文摘要.
上圖是一部荷蘭時禱書(Book
of Hours)手抄本,
約完成於1480-90年間.
字母彩繪極富時代特色,
以彩筆與金箔構成瑰麗的圖案.
頁緣則有用色濃烈的彩繪圖飾.
上圖為另一部荷蘭時禱書手抄本,
約完成於1460-80左右,
字母彩繪雖未運用金箔,
單純清爽的紅藍圖樣,
同樣予人古典端莊的視覺感受.
頁緣繪飾通常以花草植物為範本,
進行延伸與變化.
上圖是一部樂譜手抄本,
約完成於
1480-90年間,
除了紅藍的字母彩繪,
亦可見四線的早期樂譜記法.
行距間有畫線,
是為了便利抄寫員對正字體,
避免手寫可能發生的不齊現象.
搖籃本與
16世紀印本,
有時亦見手劃橫線,
則屬純粹裝飾的功能.
手抄本的書物特徵,
後來由西歐最早出現的印刷書
-「搖籃本」(incunabula)
- 所繼承.
稍後我們可在搖籃本上,
清楚看見手抄本的影響痕跡,
以及書籍編排不斷演變的動態過程,
很有意思!
(Rabbit, 2008/09/08)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