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多芬 第九號交響曲 - 克林姆的貝多芬壁飾
分類:樂記
原始發表時間: 2008/03/27
12:29
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
讓我擁抱你們,千千萬萬的兄弟
這個吻獻給全世界!
~ 席勒—貝多芬〈快樂頌〉
走,
遠足去!
一塊看看,
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相關的景物吧!
無論是搭乘地鐵,
於
Karlsplatz站下車,
沿"Sessesion"(分離派)標示穿越地下通道,
還是由國立歌劇院(Staatsoper)往中央市場(Naschmarkt)步行,
皆可看見一棟特殊的獨立建築.
這,
即是十九世紀末「新藝術風格」(Jugendstil
/ Art Nouveau)藝術運動的代表之一
—「分離派建築」.
建築正面上方,
寫有:
給這個時代(屬於)這個時代的藝術,
給藝術(屬於)藝術的自由
(Der
Zeit ihre Kunst, Der Kunst ihre Freiheit), 標誌分離派藝術欲與過往告別的開創性格.

建築內部:
進入建築內部, 可見剖面模型與歷史簡介. 其中紅色布毯為大門入口.
走過又上又下的內部階梯,
即可到達壁飾所在的房間.
壁飾繪於上半牆面,
由於展示區無法拍照,
只有從書上找出範例(自藏書籍).
記憶裡今日壁飾空間,
已較照片所示更單純樸素,
僅以貝多芬壁飾為展示主體,
無雕塑與右側外通空間.
壁飾長寬約
34公尺x
2公尺.
各部分概觀與放大特寫如下:
第一部分
左側牆面
漂浮的女性,
宛如夢想渴求幸福與愛的基本人性,
貫串整部作品.
第二部分
中間牆面
既得利益與惡勢力,
運用各種方法對人類施加折磨.
第三部分
右側牆面
渴求幸福與愛的漂浮女性,
通過彈奏七弦琴且發出美善之聲的音樂家.
自然,
文字是想像與再創造, 真實的觀畫感受,
仍有待您親自體驗!
(Rabbit, 2008/03/27)
分離派建築
與 克林姆的貝多芬壁飾
(看
完貝多芬壁飾,
出了"分離派建築",
右方大街即是著名的熱鬧市集
-
Naschmarkt. 有好吃(但偏甜)的阿拉伯甜點,
海鮮沙拉與罌粟籽麵包,
沿途還可經過
Otto
Wagner的著名建築,
以及首演貝多芬"費黛里奧"與第
2,
3, 5, 6號交響曲的老劇院
-
Theater an der Wien, 現在還在營業喔!)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