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的身世謎團 - 以 Caspar Klock《稅賦政策研究》(1634) 為例




原始發表時間: 2010/11/06 13:13

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



是啊, 文本之外的想像天地, 正是故事最好的開端. – Rabbit,〈禁忌祈禱書 - Geraldine Brooks 著 侯嘉珏 譯〉 
 
    奇趣的《禁忌祈禱書》(請見禁忌祈禱書 - Geraldine Brooks 著 侯嘉珏 譯) 激發筆者, 嘗試探索一部書的身世謎團.
    筆者沒有神妙的書籍修復技巧, 也沒有化學分析的檢驗儀器, 無法像《禁忌祈禱書》裡的漢娜, 將書本拆開, 取下發現的新材料, 再將書本「完好無缺」或用漢娜的話「只有幾個人能看出」般巧妙地縫合回去.
    儘管如此, 作為一位平凡的愛書人, 仍不禁想跟隨書中的探索精神, 發現並記錄文本以外的物質痕跡, 期待並想像一部書的「故事」… 
 
    此處拿來研究的書本, 是已在 西洋古書編排與描述簡介() 出現過的 Caspar Klock《稅賦政策研究》(1634). (前文見: 西洋古書 編排與描述簡介 (二))   這是一部現代早期(early modern period / Frühe Neuzeit) 的學術專著, 被視為歐陸財政學(早期習稱「官房學」(Kameralismus, Kameralwissenschaft))第一部有系統專門討論政府收支的作品.
    不過本文的興趣不在文本學說, 而在出版之後, 書本增加的物質痕跡.



     就像史前時代原始人的穴居圖畫, 書本封面因不同痕跡的交疊, 偶然構成一幅天然的圖景.
    鮮明易辨的是橘褐色液體滴落的痕跡. 沒有流動的長條痕跡, 顯示液體滴落時書本基本呈水平擺放. 液體灑佈的面積頗廣, 中間部分有擦拭所留左上右下的痕跡.
    有趣的是, 書本前後封面(upper and lower cover)皆有相同的橘褐色液體滴落痕跡, 一般來說, 若不小心將液體濺灑書上, 應該只有單面(前封面或後封面)有液體痕跡, 此處兩面都有. 此外, 兩面皆無液體流動條痕, 顯示這可能不是疏忽意外所造成, 而是刻意濺灑的痕跡
 
問題一 : 橘褐色液體是什麼? 為什麼前後封面都有, 且無液體的流動條痕? 倘若不是疏忽意外, 刻意濺灑此種液體的用意為何?



     封面另有灰黑色的痕跡. 經過檢視, 判斷應該是皮紙(vellum)表面較大面積的磨擦痕跡(rubbed), 將原來皮紙的表面刮除, 經灰塵與黴斑沾染, 而成灰黑色的痕跡.
     線條狀磨擦痕跡, 顯示書本曾經尖銳物品碰過或劃過.

    前後封面有少許蟲孔(worm hole, 圖中左方黑色物是繫帶, 右方圓形黑點才是蟲孔), 前封面的蟲孔穿透皮紙與紙板(此時製作封面使用的內裡, 不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木板, 而是較輕薄的紙板了), 後封面也有少許蟲孔, 顯示某一時期書本的存放地點較為潮濕.  
 
問題二 : 是什麼蟲蛀蝕封面? 這種蟲有特殊的地域分佈習性嗎?



    書脊(spine)或書背(back)有修補痕跡, 上與下方原有皮紙遺失處貼上新皮紙(可能是「紙皮紙」(paper vellum), 一種模仿皮紙的材料), 新皮紙外表塗上接近原書皮紙顏色的塗料. 書口邊緣的摺延(flap), 也有相同的修補痕跡.
    除了修補之外, 書背有幾處裂開破損的小痕跡, 應為長期翻讀折壓所致.  
 
問題三 : 在哪個時代以及由誰, 裝修了書背與摺延? 裝修所使用的新皮紙與顏料, 今天我們能追蹤它們的年代甚至地點嗎?

  
書背以墨筆書寫作者書名, 因破損與修補而不完整.  
    目前可見第一行書寫作者姓名: Caspar K[-後破損修補
    次一行書寫簡單書名: De Contri[-後破損修補], : 論稅賦


翻開書本, 出現更多有趣的線索與痕跡.
    黏貼於封面內側的蝴蝶頁(pastedown endpaper)有兩處明顯的手寫墨跡. 蝴蝶頁上方墨筆書寫:  
B. C. S. incepi legere hunc libr[um]. d. 19 Junij A[nn]o 1703.
B. C. S. 我已開始閱讀這本書. 1703619
 
問題四 : 這位 1703619, 開始閱讀本書的B. C. S.是誰?



此行手寫墨跡上方, 有紅色顏料的痕跡, 箭頭符號也正好指向該處. 紅色顏料甚至輕微地沾到對頁的蝴蝶頁(free endpaper)
    如果這是文字或某種縮寫的話, 判斷應為由右至左書寫的閃族文字, 如阿拉伯文與希伯來文. 此處不似阿拉伯文.  
 
問題五 : 這段紅色顏料可能是文字或縮寫嗎? 可能是希伯來文嗎? 寫的內容又是什麼?



    蝴蝶頁下方靠近騎縫(hinge), 也有一處墨筆書寫, 與上方書寫的墨水顏色及粗細不同. 文字下半部分遭撕除, 只遺留上半部份.
此段文字內容 :
Ex singulari gratia
Sust[e]nti[t] DN. HEINRICI
Ducis Saxon : "Dei hui
Clementissi[mus] po[ss]idet me.
[以下文字撕除...]
16[...]
[中譯]
出自獨特的榮幸
屬於薩克森公爵的
海恩里希執事*敬呈 :上主的
最高仁慈主掌著我
[以下文字撕除...]
16[...]  
*DN. Diakon縮寫, 為基督教會裡的神職人員, 一般稱為執事.
 
    檢視文字的撕除方式, 是以細薄刀片(現代刀片, 且切割邊緣頗新), 以長方形的形狀劃開, 然後撕下. 撕除部分, 可見較多蟲孔痕跡. 且遺留文字中, hui字上有S形灰黑色隆起, 看起來像是生物痕跡.  
    前有蟲蛀, 後有刀割, 這裡的文字損失相當可惜!!! 我們不知道以下海恩里希還想表達什麼? 是純粹的讚美祝福(這最常見), 還是另含其他寶貴的資訊內容
 
問題六 : 墨筆書寫的下半內容為何? 為何此處以刀片切割撕除?  hui字上S形灰黑色隆起, 是蛀蟲的痕跡, 還是後人新加上的材料?




扉頁有浮水印(watermark), 本書所使用的紙張一共有兩種浮水印, 如上二圖, 一為十字架加盾形, 一為純盾形. 浮水印可追溯造紙工坊, 等於是造紙工坊的簽名牌記. 翻過空白乾淨的扉頁, 便到卷首畫(frontispiece)以及銅版蝕刻書名頁(copper engraved title).


    銅版蝕刻書名頁, 除印有圖像化的版畫, 中間還有書名. 書名的後半部, 使用巴洛克時代通行的書寫體印刷, 其後, 羅馬體大寫的墨筆縮寫簽名 : J. N. H. D.  

問題七 : 簽名縮寫 J. N. H. D. 是誰(或她)與海恩里希以及薩克森公爵有無關係?  
章記
    銅版版畫書名頁右方 與 次頁書名頁(title page), 各印有一枚淺紫色圓形章記, 上有簡單花紋以及字母縮寫 O. G. 
    一般這是前任書主或藏書機構, 使用縮寫刻印的藏書章. 此處蓋印方式典雅內斂, 不搶占書本風采. 與之相對, 部分現代藏書章的蓋印方式, 就顯得粗魯野蠻, 毫無美感與創意了. (部份現代藏書章 可見 圖書館汰除本 : http://alicerarebooks.blogspot.com/2017/09/1949.html )
 
    藏書章有專門的章紋書籍, 系統探討章紋源流, 此處詳細身世待查.

問題八 : 淺紫色圓形章記的縮印字母 O. G., 來自何人或哪個藏書機構 ?


    翻開書本內頁, 若干字句底下有劃線, 頁緣也有少量註記, 顯示這是一本詳細閱讀過的書.
    文字註記, 除了提醒其他相關參考書籍與頁數, 還包含某位讀者特別感興趣, 特別施予關注的段落. 如書中討論 法國的勃艮地公爵 duces burgundiae, 奧地利公爵 duces Astriae… 等與薩克森邦相對的其它公國, 以及瑞士 Helvetij… 等聯邦國時, 某位讀者在頁緣寫下這些主題, 作為翻讀時醒目的標記.

    18頁書本展開的時間較久, 書頁表面累積的灰塵也較多, 而使該頁略呈灰黑色, 與其他頁面對比顯著. 也就是說, 某位讀者曾於本頁停留較久, 或者讀至本頁, 書未闔上, 便被其他事情中途打斷了. (這場景很有視覺的想像空間! 「故事」也許就從這一幕開始… )  

問題九 : 某位讀者於第18頁停留較久的原因是什麼?



247頁黏有白色羽毛絨.
    這是個令人驚喜的發現, 初看以為是棉絮或羊毛, 仔細一看發現應是鳥類的羽毛絨, 其中一部分絨毛輕微黏結在書頁. (這場景也很能激發想像力!) 
 
問題十 : 為什麼書頁裡會有一撮白色羽毛絨.? 如果確定是鳥類的話, 是哪種鳥類? 為何牠的羽毛, 會進入書頁之中?





    290頁有類似煤灰或碳渣的黑色油性物質, 邊緣有擴散性, 與書中其他墨汁痕跡不同.

問題十一 : 黑色油性物質是什麼? 又在什麼樣的情景, 偶然掉進書頁?



    407頁有墨汁滴落邊緣的痕跡. 此處明顯是書寫註記的墨汁. 某位讀者可能筆上沾染了過多的墨汁, 甚至沾到手上, 印到書頁與書口邊緣
 
問題十二 : 某位讀者是在怎樣的心理情境下, 不小心沾染了過多的墨汁, 甚至沾到手上, 印到書頁與書口邊緣?




    486-487頁書縫處夾著一張小紙片, 印寫: -mun-  / [次行]-n-  rec-
    如果紙片是用來標記閱讀的段落, 如書籤, 那麼這張紙片面積太小, 太容易遺失, 不易翻查, 反而失去標記的作用. 所以, 對這張夾在書頁的小紙片, 合理的思考方向是 : 如果這張小紙片, 不是用來標記閱讀段落, 那麼是用來做什麼 ?

問題十三 : 小紙片若非用來標記閱讀段落, 是用來做什麼? 會是裝幀時*偶然飄落, 夾入書頁? 還是某種溝通的密碼
*西書裝幀有時會使用舊紙作書背襯墊, 這與西書裝幀的傳統技法有關.
 


    544-545書縫處夾著三樣小物 : 1.不知名的小黑點 2.一小片碳化的黑紙 3.一小土塊, 還是蟲蛹? 一小片捲起的葉子, 或鳥類排泄物?  
    最後一頁書縫處也夾著一不明小物
 
問題十四 : 這四樣書縫處的小物是什麼? 與這本書, 以及之前的其他線索是否有關聯?  
    574-575, 書頁中間偏右處有一層透明光澤. 對頁相對位置亦有相同光澤, 推估書頁曾沾染某種物質(如膠類).

問題十五 : 這層透明光澤的成份是什麼? 為何出現在書頁上?


    十五道謎題, 串連起一本書的身世流轉. 原來每本書, 都有自己的旅行地圖*.
    往地圖看去, 隱約可見, 經過三十年慘烈的宗教戰爭, 中歐四處林立大大小小的公國與侯國. 看得更近些, 那些曾經活生生存在的人物, 海恩里希、薩克森公爵、不知全名的 J. N. H. D., 還有開始讀這本書的 B. C. S.O. G.、修補裝幀的師傅…, 正在為某事欣喜若狂, 或為某物煩惱感傷, 一如你我.
    2010年冬, 受到《禁忌祈禱書》激發, 一位平凡愛書人開始檢視追想書的身世由來. 所有「故事」的緣起, 是經過薩爾茲堡所買的一本書.
    而「故事」的場景, 或許就從那一刻未闔上的第18頁開始吧…...     (Rabbit, 2010/11/14)
 
*已知的旅行地圖是: 不萊梅, 薩克森邦, 薩爾茲堡, 台北 



書目資料 
作者: Caspar Klock
書名: Tractatus Nomico-Politicus De Contributionibus In Romano-Germanico Imperio Et Aliis Regnis ut Plurimum Usitatis  [中譯: 羅馬-日耳曼帝國與其他王國多數使用的稅賦規範政策研究論集]
出版地: Bremae 不萊梅  
出版年: 1634  



留言

熱門文章